合資企業注銷時損失的處理問題
2022-04-08 11:22:14

合資企業注銷時損失的處理問題

問題描述

一個中外合資企業擬注銷,賬上還有庫存,卻沒有實物了,究其原因是客戶先用后付款,現在結不了賬了,當時也沒做收入,怎么辦?

專家回復
本質上仍是商業問題,需要商業解決。這里可能是由于客戶倒閉、拒付或其他原因,不能結賬,需要通過催收或司法機關訴訟解決。由司法機關這樣有公信力的機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件是最好的,不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和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是不能稅前列支的。

政策依據

《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印發):第五條 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應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后方能在稅前扣除。未經申報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第十六條 企業資產損失相關的證據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和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第十七條 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是指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等依法出具的與本企業資產損失相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件,主要包括:(一)司法機關的判決或者裁定;(二)公安機關的立案結案證明、回復;(三)工商部門出具的注銷、吊銷及停業證明;(四)企業的破產清算公告或清償文件;(五)行政機關的公文;(六)專業技術部門的鑒定報告;(七)具有法定資質的中介機構的經濟鑒定證明;(八)仲裁機構的仲裁文書;(九)保險公司對投保資產出具的出險調查單、理賠計算單等保險單據;(十)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證據。第十八條 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是指會計核算制度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業,對各項資產發生毀損、報廢、盤虧、死亡、變質等內部證明或承擔責任的聲明,主要包括:(一)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原始憑證;(二)資產盤點表;(三)相關經濟行為的業務合同;(四)企業內部技術鑒定部門的鑒定文件或資料;(五)企業內部核批文件及有關情況說明;(六)對責任人由于經營管理責任造成損失的責任認定及賠償情況說明;(七)法定代表人、企業負責人和企業財務負責人對特定事項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的聲明?!蛾P于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0號):一、企業清算的所得稅處理,是指企業在不再持續經營,發生結束自身業務、處置資產、償還債務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剩余財產等經濟行為時,對清算所得、清算所得稅、股息分配等事項的處理。二、下列企業應進行清算的所得稅處理:(一)按《公司法》、《企業破產法》等規定需要進行清算的企業;(二)企業重組中需要按清算處理的企業。三、企業清算的所得稅處理包括以下內容:(一)全部資產均應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二)確認債權清理、債務清償的所得或損失;(三)改變持續經營核算原則,對預提或待攤性質的費用進行處理;(四)依法彌補虧損,確定清算所得;(五)計算并繳納清算所得稅;(六)確定可向股東分配的剩余財產、應付股息等

更多動態

欧美人与动性行为视频_荡公乱妇正文51章_亚洲久久超碰无码色中文字幕_坐摩托车车进入身体_国产免费破外女出血视频